睢寧縣實驗小學附屬幼兒園
2015——2016年第二學期元宵節活動方案
一、活動主題:歡歡喜喜鬧元宵
二、活動時間:2016 年 2 月 22日
三、活動目標:
1、知道元宵節是團圓的節日,初步了解元宵節人們的活動和特別的食品——元宵;
2、感受與家長、老師、小朋友一起玩花燈、猜燈謎、吃元宵的快樂
3、愉快地參與元宵節各種活動,感受節日的快樂氣氛。
四、活動準備:
1、幼兒家庭:
幼兒和家長利用假期制作各種各樣的花燈, 2月22日開學時帶到班級交各班老師。
2、幼兒園:
(1) 布置“美麗的花燈展”:
懸掛教師、幼兒與家長共同收集和制作的各式花燈,花燈下懸掛各種燈謎;
(2) 準備湯圓、一次性臺布。
(3) PPT:關于元宵節的來歷和習俗
(4) 下載各種關于元宵節的歌曲,如:《賣湯圓》
五、活動流程:(2月22日)
上午:
8:00——8:40 各班級收集親子制作的花燈(園里播放元宵節歌曲)
8:40——9:00 空班教師將各班級的花燈懸掛在校門口
8:40——9:00 幼兒盥洗
9:00——9:20 幼兒吃早點
9:20——9:40 教育活動:師幼共同了解元宵節的來歷及習俗(PPT)
9:40——10:30 中大班輪流外出賞花燈、猜燈謎(教師注意收集圖片)
小班在班級內學唱歌曲《賣湯圓》
下午:
2:00——2:40 繼續收集花燈并懸掛在校門口
2:40——3:00 幼兒盥洗
3:00——3:30 師幼共同品嘗元宵
3:30——4:00 小班組外出賞花燈、猜燈謎(教師注意收集圖片)
中大組幼兒在教室內學習歌曲《賣湯圓》
4:10——準備離園
活動建議:
1.參觀花燈展,欣賞花燈的外形、色彩、圖案。
2.交流對燈謎的認知經驗,豐富對燈謎由來、種類和結構的認識。
3.積極參與賞燈猜謎活動,老師對優勝者給予適當的獎勵。
附件1:關于元宵節的常識。
元宵節是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,又稱“燈節”、“上元節”。上元,含有“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圓之夜”的意思(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稱為“上元節”,七月十五稱為“中元節”,十月十五稱為“下元節”)。每逢上元,民間有張燈觀賞的風俗。元宵之夜,小孩子們紛紛提著燈籠,四處游走玩耍。元宵佳節,不少地方都要舉行彩燈展、花燈會。元宵的燈,有掛花燈、滾龍燈、迎轎燈、走馬燈、放水燈、展冰燈……像北京的宮燈、天津的寶蓮燈、上海的金龍戲珠燈、東北的冰燈,都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和獨特的藝術風格。過去燈內點蠟燭,現在用電,使燈更加奇幻多姿,五彩繽紛。元宵節有許多傳統風俗和節目,如:鬧社火、耍龍燈、舞獅子、劃旱船、踩高蹺、扭秧歌、猜燈謎、吃元宵等。元宵大多是用糯米面包糖餡做成的,它象征著全家團圓和睦、生活幸福甜美。
附件2:《賣湯圓》歌詞
賣湯圓 賣湯圓 小二哥的湯圓是圓又圓 一碗湯圓滿又滿 三毛錢呀買一碗
湯圓湯圓賣湯圓 湯圓一樣可以當茶飯 唉嗨喲........
賣湯圓 賣湯圓 小二哥的湯圓是圓又圓 一碗湯圓滿又滿 三毛錢呀買一碗
湯圓湯圓賣湯圓 公平交易可以包退換 唉嗨喲........ 湯圓湯圓賣湯圓
小二哥的湯圓是圓又圓 要吃湯圓快來賣 吃了湯圓又滿 湯圓湯圓賣湯圓
晚來一步只怕要賣完 唉嗨喲.......